逛完成人展才發現,矽膠娃娃如此逼真!

田園牧哥 2022/12/10 檢舉 我要評論

雖然實體娃娃展商占比不超過三分之一,但不管是質量還是人氣,娃娃展商都是成人展最醒目的存在。不聚焦的眼神,碰壞的表情,劣質的假發,這是大多數人印象里等身娃娃的模樣,又或者叫它,充氣玩偶。

在信息不發達的年代,會爆開的充氣玩偶幾乎承載了許多人對劣質成人玩偶所有的想象。在展會上許多初次見到實體娃娃也是如此,當他們把手伸向那些「人」的大腿時,似乎已經做好了失望的準備。

然后就有一種神秘的力量,把他們的目光和手吸引在上面移不開了。這難道不是真人假扮的嗎?手感還是其次,娃娃的頭雕實在是太過于精美了。不管是街頭素人、動漫游戲還是影視明星,你總能找到不同的款式。

展會上的娃娃大多穿著性感,身材火辣,人們選擇出高價購買它們的緣由,大多數卻不是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一個一米五的娃娃,骨骼利用合金和工業塑料制成,重量一般在30kg。同時因為其材質的特性,日常養護和清洗都比較麻煩。

也正因此,在等身娃娃的視訊下,更多的,是娃主們對萌新的勸退。等身娃娃發展到今天,在國內已經走過了二十年的歷史,其成人色彩漸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與BJD(指各種相對小型的擁有球型關節的精致可動人偶)相似的,被賦以情感傾向的陪伴功能。

等身娃娃的艱難發展,依靠的是國內廠商在技術和外表上的革新。正是因為娃娃越來越精致,買家才越來越把它當個「人」來看。

展會上偶遇的一位老娃主說,如果你把它當作心愛的娃娃來看,每周清洗擦粉,娃娃在家里放。

十年也不會壞;但如果你要給它搞一些奇怪的動作,半年不到,娃娃的皮膚就會破裂,「看著自己喜歡的,那麼漂亮的臉,我想你一定不會舍得。」

仿人形態的娃娃出現在40年前,最早在日本是使用橡膠制作的,售價大概在三萬八千日元。摩托的價格,摩托輪胎般的手感,不是一般人能消費的。80年代時,出現了利用軟膠制作的娃娃,手感好了,但價格一路飆升到了十萬日元。

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矽膠娃娃,一直到2000年才進入中國市場。 

10年后,TPE一種高回彈性、高強度塑料,娃娃第一次在中國被作為實衣模特被制成,又在經歷了無數次技術革新之后,才有了現在手感柔軟,可塑性強的產品。

目前市面上的實體娃娃,大多數使用的是矽膠頭雕+TPE肢體的組成。這樣能夠保證五官足夠精致而身體足夠柔軟。

除此之外還有布制娃娃與手辦材質的娃娃。布制娃娃整體相對較輕且走的是二次元路線,織物皮膚,使用海綿等軟質材料進行填充,1、2千元你就能擁有。手辦材質的話,就更重了,喪失了柔軟度但是精美程度是其他材質無法媲美的,單體售價超過5萬元。

因此,矽膠+TPE材質的娃娃靠著其物美價廉的特性牢牢占據了大部分的國內市場。國內娃娃廠商不斷改良矽膠生產工藝,想方設法創造自身優勢,從而更好地滿足消費者。

男女生購買娃娃的需求不太相同。如前所說,男性購買娃娃,更多的是想要一種陪伴感。娃娃真正的意義是在于最需要慰藉的時候,沒有人陪伴走那段艱難日子的時候,最好的一個陪伴。而女性,更多的是一種「云養娃」的心態,和小時候玩芭比沒什麼區別,更多是喜歡它精致的臉和可以隨意擺放的肢體。

與此同時他們所要承受的,是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就像你看到的,尋常人所能接觸到這些娃娃的場合,是成人展。

對于實體娃娃不可避免的[色.情]屬性,有一個類比是,一個袋子,你可以用來裝垃圾,也可以用來裝食物。總不能因為有人用袋子裝垃圾,你就說用袋子裝食物的人有問題吧?

這本就是個人選擇,再說成人用品不能說俗,因為它自身不具有屬性,廠家刻意的引導手段才顯得俗。

從開始推出成人玩具到今天,它們卻始終沒辦法為常人所接受。購買實體娃娃,是一件十分需要勇氣的事。如果你去朋友家,看到他有一個娃娃,第一反應可能是變態!然后脫口而出「好恐怖!」

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只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整個機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恐怖谷效應。

所以,會覺得恐怖,這并不奇怪。

在日本,娃主們組建了一個工會叫「日本人偶公團」,致力于帶著幾十個實體娃娃到處旅行。

之前就有他們嚇到路人的報道流出,但是看了照片之后,確實有嚇到。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