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部智広】 是一位出道很多很多年的一個精神小伙,這個時間都沒法去追溯了,不過這個人的故事倒是蠻多的,以前我一直覺得這個人能跨頻道跑去歐洲搞事就覺得很神奇,一直到把他的信息整理清楚之后才發現原來這個事也并不那麼的意外。
據說早年間【阿部智広】是畢業于東京外國專門學校,還曾經去過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當過交換生,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麼他的英語口語一直能保持著和歪果仁對答如流的水準。
關于阿部的出道時間大概可以追索到1996年前后,當時的阿部還不像現在這麼油膩,年輕的時候也是有頭髮的,然后他大概也就是在90年代中期進入了行業。
出道的原因已經無從考究了,不過根據我的猜測,當時正處于業界的紅利期,也是日本經濟的泡沫后期,阿部據說在出道之前就擔任過一些護理類目的工作,拿過指壓師和護理師的從業資格,據說干了5年的護理工作,業余時也和業界有些交流,感覺當時應該也是覺得其他行業不好混,所以才進入了業界發展,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
比較出乎意料的就是,阿部熬過了90年代那種遍地開花的洗牌階段,然后從新世紀代表演員中脫穎而出。
大概是到了2002年之后,阿部成了一個令人眼熟的存在,最開始就是在小品牌中出現,一直到之后才逐漸成為了DTI系列的主演,而DTI系列又不屬于市場流通的系列,有那麼一段時間,阿部是作為一木道、減勒比這類品牌的常混演員。
而且這還混得蠻有存在感的,在2004年之后,阿部就開始作為DTI的導演開始活躍,搞出了自己的系列。
他做出來的個人系列是比較多的,比如拿著個牌子就去別人家蹭飯,一邊跟人家拉家常一邊做美食節目,在又比如他跑到了歐美地區,在路邊和外國人拉家常,這些系列大多是在2004年~2008年,獨屬于DTI集團的玩法(實際上sod之前也有過類似企畫,但我搞不準到底是誰先開始的),而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阿部。
有意思的是,他在那個階段導演的并不像是電影,確切的說應該是他的個人綜藝紀錄片,從聊天到演員實際上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在擔任,更多的是記錄他那種類似于單口相聲的聊天方式。
很多時阿部實際上并不像個演員,更像是個脫口秀主持人,不是像樓下托尼剪頭毛時的那種尬聊辦個卡,而是各種造梗讓人順著他的話說下去,根據行業的評價,原話是:緩和現場的氣氛,以滑稽的形象和輕松的談吐作為武器的搭訕師。
至于這個是不是劇本就不好說了,反正據說口才挺好的(我個人不這麼認為),這個說法是之前在歐美搞制作的時候就有的,當時的評價大概意思就是他挺有趣的,當然這其中劇本的成分很大。
不管怎樣,在那四年時間里,他的發際線逐漸的向后靠,然后接連造就了幾個獨屬于阿部智広的系列,早期可能常規市場中并沒有那麼多的機會給他,所以他在DTI系中倒是做得蠻快樂的,一直到了2008年之后,額頭上已經毛都沒有的阿部就淡出了DTI系。
具體為何淡出就不得而知了,當時的DTI系實際上是對常規市場進行了很大的沖擊的,市場還是蠻大的,然而阿部從08年之后開始顯得有些佛系,四處旅游瞎逛,不去旅游的時候,就到常規市場中混日子,至于以前dti的歷史,他就假裝沒這回事一樣。
說來也奇怪,到了常規市場之后,他的啟用率依然挺高的。
為什麼從DTI轉常規市場反而不受影響呢?
據不可靠消息,大致說他的啟用率高是因為他很搞笑,總是能起到潤滑現場的作用,把人惹得哈哈大笑,所以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當然這只是不可靠消息,但不能否認的是,轉戰了常規市場的【阿部智広】在2008~2012這幾年的時間里,個人形象塑造得是比較成功的,交際圈也徹底打開了。
一直到2012年,【阿部智広】徹底禿了,然后就開始多面發展,他當時就投資了一家制作公司叫【A-MAX】,說實話這個名字有點碰瓷的意思,不過主打的卻是相反的市場,主要是做歪果仁和大齡向的市場。
然后又是自編自導的那一套,從那時候開始就是演員、導演和老板多元化,而a-max這家公司也不是拿到了什麼投資,屬于是純個人的小廠牌,不過到了今天這個品牌還在,大概也成立了十年了。
成立了自己的品牌之后,阿部并沒退居幕后,依然還在其他品牌內進行工作,大概就是既給自己打工,也會給其他人打工,如今主要也是活躍在北都系的品牌中。
情況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吧,對于阿部我了解的也不算太多,而且我個人并不是太喜歡他,他喜歡造一些偏低俗的梗,喜歡開一些玩笑,就有一些他自以為是玩笑吧,我覺得并不好笑,但近幾年來他依然顯得比較火,這也是整個市場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老家伙們的職業壽命都很長,迭代比較慢